毫伏表和示波
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
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
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IC=20mA(即U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
UB、UE、UC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B2值。记入表2-1。
f
表21
IC=2mA
测量值
计算值
UB(V)UE(V)UC(V)RB(2KΩ)UBE(V)UCE(V)IC(mA)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i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
表2-2
Ic=20mA
Ui=mV
RC(KΩ)RLKΩUoV
AV
24
∞
12
∞
24
24
观察记录一组uO和u1波形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置RC=24KΩ,RL=∞,Ui适量,调节RW,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
在uO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数组IC和UO值,记入表2-3。
表2-3
RC=24KΩRL=∞Ui=mV
ICmA
20
UOV
AV
测量IC时,要先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即使Ui=0)。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置RC=24KΩ,RL=24KΩ,ui=0,调节RW使IC=20mA,测出UCE值,
f
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和UCE值,记入表2-4中。每次测IC和U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2-4RC=24KΩRL=∞Ui=mV
ICmA
UCEV
u0波形
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
20
5、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置RC=24KΩ,RL=24KΩ,按照实验原理2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W,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UOPP及UO值,记入表2-5。
表2-5
RC=24KRL=24K
ICmA
UimmV
UomV
UOPPV
6、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置RC=24KΩ,RL=24KΩ,IC=20mA。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S,Ui和UL记入表26。保持US不变,断开RL,测量输出电压Uo,记入表26。
f
表26
Ic=2mARc=24KΩRL=24KΩ
USmv
Uimv
Ri(KΩ)
UL
UO
R0(KΩ)
测量值计算值(V)(V)测量值计算值
7、测量幅频特性曲线
取IC=20mA,RC=24KΩ,RL=24KΩ。保持输入信号ui的幅度不变,
改变信号源频率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UO,记入表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