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M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21.M12014安徽卷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21.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因为当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改变企业的国有制性质;C项与题意无关;依据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可知,其只是使企业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选D。23.M12014全国大纲卷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23.A解析本题以艾森豪威尔讲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不能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而这些项目均突出了政府的作用,即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只是要保留那些政策,故C项的加强无法体现。21.M12014福建卷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21.A解析本题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分析,其目的是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的“金融手段”和C项的“制定法规”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排除。故选A项。39.T3、K2、N2、M12014广东卷27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
f识或划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