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丰富,根据BP统计,2015年底我国煤炭中无烟煤和烟煤探明储量为622亿吨,次烟煤和褐煤探明储量为523亿吨,合计1145亿吨,占世界比例为128,仅次于美国266和俄罗斯176。由于煤炭储量资源丰富,形成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我国6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燃煤消耗,其在电力能源中占比更高。2016年火力发电占全国发电量的7437。
图表2:煤炭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燃煤发电资源利用率仅35,资源浪费严重,燃气有望接力。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处于30到40之间。在德国,在2010年的时候,褐烟煤电厂的发电效率是35,块状煤的发电效率是38,超超临界机组理论效率能达48。再经过远距离传输产生线损,火力发电到达用户端时,终端能源综合利用率只有不到35。但如若在用户端采用天然气驱动的微型电站进行发电,辅以光伏、储能等能量设备。在此基础上,由于同时对生产出的电能和热能(冷能)进行使用,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微型发电站的热电联产效率理论值能超过95。实际运用中,根据用户用能情况不同,能源综合利用率在7090之间,远高于火力发电。
f2017年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
因此,从资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以现有技术,燃煤利用率不到35,大量以煤炭燃烧形式所获得的能源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行为。而燃气虽然同为不可再生资源,但在现有生产力下,资源利用率超过90,该种资源能够充分利用,是燃煤系统资源利用率的3倍,不存在资源浪费的行为。这也构成了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逐渐将燃气作为国家主要燃料的动机。尤其德国,在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依然将燃气作为国家的主要燃料,分布式燃气发电已占到该国全社会用电量的30。当前,德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进口产量出口进口)已高达180。我国由于受燃机制造水平和燃气输配体系不全的制约,在我国发展较慢。但随相关补贴政策出台、制造水平提升、输配体系完善等进程,燃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在加速提升,2015年燃气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按“多能互补”相关政策规划、安排,我们预计2020年燃气发电将占全社会用电量1015,而且增量部分主要来自分布式。
图表3:传统燃煤发电的资源利用年率远低于多能互补供能
12、不考虑外部环境成本,燃煤发电也正在丧失经济性
从污染排放量来看,煤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是燃气的数倍到数百倍不等,对环境破坏最大。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测算,火力发电在考虑外部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