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μm粉体的比表面积:粒子粗细,固体吸附能力的度量。外,内。气体吸附法测定275μm粒子的比表面积,减压条件01μm以内。气体透过法测定外部比表面积。粉体的孔隙率:粉体内,粉体间。测定方法: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粉体的密度:真密度(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粒密度(包括内空隙)>松密度(堆密度,所占容器)。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影响较大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测定方法:注入法,排出法,倾斜角法。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40°时可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流出速度粉体加入于漏斗中测定全部流出时间。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的力粒子间的黏着力、摩擦力、范德华力、静电力制粒、加粗粉、改进形状、适当干燥、加适当助流剂,可改善流动性。粉体的吸湿性:水溶性药物,临界相对湿度(CRH),越小越易吸湿。粉末吸湿法、饱和溶液法测定。Elder假说: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而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没有临界点,具有加和性。粉体的润湿性:固气界面转为固液界面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崩解性、溶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接触角表示,0°到180°。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粉体学的应用:制长
粒度与药物吸收关系密切刺激性药物粒度越小,刺激性越大。碱性药物的吸收受胃排空速率限制,不受溶解速率限缓释制剂粒子大,表面积小、药物吸收减慢、药效延混悬液粒子10μm以下,减小粒径增加稳定性肌内注射、混悬型滴眼剂粒子10μm以下治疗指数低的药物粒径减小,药物毒副作用增大
二、散剂:药物,适宜辅料,粉碎,均匀混合,干燥粉末状制剂。口服局部用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作用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4贮存、运输、携带方便分类:1按组成药味多少:单散剂、复散剂2按剂量情况:分剂量散、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粉碎: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粉碎度(
):粉碎前粒度与粉碎后粒度的比值。意义: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吸收固体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提高固体药物的分散性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粉碎方法:干法粉碎(用得多,水分小于5),湿法粉碎加液研磨法(避免粉尘飞扬,提高效率)闭塞粉碎(重复粉碎),自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