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5、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6、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7、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3)、继承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5)、相对独立性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运用民族语言教学,传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识。8、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9、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师,但教师一定是教育者。
63
f10、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习者。11、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中介。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12、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算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13、教育的功能(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14、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是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