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18km。光纤传播时延为5uskm空间传输时延333uskm直放站自身处理时延1us。
f基站时延0233307us直放站时延18×5118×33316us时延差153us时延差大于GSM协议中规定的15us。仅通过理论的时延差我们还不能确定直放站干扰一定存在因为基站和直放站时延差≥15us和同频干扰保护比≤12dB是要同时满足才可以确定直放站和基站的时延色散干扰才一定存在这时就需要在现场测试做语音测试。铁路通信维护工程师用工程模式的手机在上行出站口语音通话发现电平值维持在75dBm左右TA在2和10之间突变语音质量很差这就说明手机在该位置处一会儿占用直放站信号一会儿占用基站信号且两者电平值相当由此我们可以肯定直放站时延色散干扰一定存在。同时我们通过TA跳变也能直接看出直放站干扰是存在的。基站和直放站TA差值为8则时延差为37usbit×82148us约等于15us。由此也可以判断直放站干扰的存在。3处理过程因为该直放站还需挂漏缆覆盖隧道实现和上行方向小区的切换所以不能直接关闭直放站因此可采取如下方案如图3
ff31第一种方案1将TZ基站功率调整为60W2将直放站下行增益减小2dB3将直放站天线下倾角压低到8度如图4。整改效果第一种方案整改后乒乓切换现象消失但质差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并且有连续质差的现象呼叫失败的风险较大所以证得客户同意后实施第二种方案。32第二种方案在直放站机房中对天线通道加负载保证直放站天线不发功如图5。整改效果第二种方案整改后乒乓切换现象消失CI、语音质量、空闲模式下DSC计数器都恢复正常。但还需对第二种效果做一次动
f态覆盖测试确保隧道口覆盖能够满足要求如图6。整改效果动态验证的效果来看TZ站的覆盖情况满足要求CRH1型车内侧得电平在89dBm左右除去车体损耗20dB8W机车台车顶天线场强值应该在70dBm左右场强覆盖满足要求所以第二种整改效果是可以接受的。至此由直放站引起的实验色散干扰问题的定位及整改工作结束。
4建议本案例旨在向GSMR网优工程师提供三个信息1对直放站要有强烈的敏感度不仅是时延色散问题还要上行干扰问题上行增益不足问题等等。直放站一般在隧道中难以实现现场拨打测试定位很多直放站问题都与上行相关路测软件只能看到下行信息所以GSMR网络优化中每一次测试都要全程跟踪abis口的信令对定位直放站问题至关重要。2铁路GSMR网络优化不同于运行商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运营线路很多工作都只能在有限的天窗点内完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