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的发展动向、市场的发展趋势,从而确立我们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储能专委会会长俞振华第一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示范项目一、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和示范的意义储能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将改变电能生产、输送和使用同步完成的模式,弥补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以达到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节能减排的目的。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记者在2011版白皮书中看到:中国将发展储能的意义归纳为:未来电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削峰填谷节约能源、提高电网效率延缓建设投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等五大方面。由此可见,大规模储能技术必需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应用来进行价值分析。二、带动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点领域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和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这些领域巨大的发展前景也给储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智能电网与储能
2
f美国能源部将智能电网定义为“一种自愈型、消费者可积极参与、可抵御攻击和自然灾害的电网。该电网能够使资产的使用和运行效率昀优化,能够为数字经济提供高质量电能,能够容纳各种发电形式以及储能设备,允许引入新技术、新服务以及新的市场模式”。欧洲智能电网技术平台对智能电网的理解为“一种可以将发电厂和消费者智能结合起来的电力网络,从而高效的提供持续的、经济的、安全的电能。”在中国,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定义智能电网为“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扩展了“智能”的含义,并结合中国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中国坚强型智能电网,即坚强智能电网将主要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六大环节及通信信息平台进行建设,全面覆盖传统电力系统的所有领域。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各个环节,美国电力存储协会(ElectricityStorageAssociatio
)总结了储能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发电系统:能量管理,峰荷运行,负荷跟踪,负荷调节输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管理,稳定性及可靠性提高,缓解电网阻塞,延缓电网投资辅助服务:频率控制,旋转备用管理,备用容量管理,长时期备用管理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控制及系统集成,系统错峰发电,可再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