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章儿童保健原则r
儿童保健同属儿科学与预防医学的分支,为两者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儿童保健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健康促进和儿科疾病的管理等。r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r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r
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躯体健康、心理卫生、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胎儿期保健主要通过对孕母的保健来实现。r
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应大力提倡和普及婚前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孕母应增强抵抗力,以降低孕期病毒感染的机会;应避免接触放射线和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化学毒物;应避免吸烟、酗酒;患有心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孕母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应加强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必要时可终止妊娠。r
2.保证充足营养妊娠后期应加强铁、锌、钙、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但也应防止营养摄人过多而导致胎儿体重过重,影响分娩。r
3.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r
4.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产的发生。对高危孕妇应加强随访。r
5.预防产时感染,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低体温、低血糖、低血钙和颅内出血等疾病等高危新生儿应予以特殊监护和积极处理。r
二新生儿期r
初生新生儿需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宫外环境。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婴儿死亡中约2/3是新生儿,1周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左右。故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r
1.出生时的护理产房室温应保持在25~28C。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目前开展的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和听力筛查。r
2.新生儿居家保健新生儿居室的温度与湿度应随气候变化调节。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五条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