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琵琶行(并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本诗是借与“天涯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沦落天涯”的悲慨。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2、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加深课文理解;2、比较阅读法: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2、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社会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
f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唐摭言》(zhí拾取):“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二、解题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三、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四、诵读背诵1、正音。迁徙xǐ2、听示范朗读。3、顺句(不必翻译)。重点词语:本长安倡女恬然自安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弦弦掩抑声声思间关莺语花底滑秋月春风等闲度凝结不通声暂停倡女:歌女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琵琶声停欲语迟曲罢悯然凡六百一十六言迟:迟疑悯然:忧郁的样子凡:共恬然tiá
迁谪zhé阑干lá
“互文”,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掩抑:低沉抑郁间关:婉转等闲:随随便便暂:突然,一下子思:悲、伤滑:流畅梦啼妆泪红阑干如听仙乐耳暂明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暂:突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