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模棱两可)。必须以教材案例的答案写法为指引。
5、以教材章节顺序学习。
教材章节追求的是全面,有序,但并不是最佳的知识体系。很多考生总是学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学完几天不看又全忘记了,主要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还有同学每次看书总是从第一页看起,这些都是不对的。因此必须找到一条主线,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6、考试时案例的作答时间规划、执行不合理,有的干脆就没有规划;
按照正常的安排,单选题每道题1分钟,多选题每道题2分钟,四个案例每道题30分钟做完,涂卡5分钟,留15分钟机动时间,在考试结束前10分钟做完题目是最完美的。很多考生作答案例题目时,审题犹豫的时间太长,思路停滞到某一点上想来想去,迟迟不能形成思路,导致留写答案的时间过短,造成字迹潦草,草草作答,或者进度太慢,后面会做的案例答案写不完。
7、脑子中无预设答题的场景,临时应对。
一些进度、合同索赔、招投标、验收、质量、安全管理程序等标准化问题,必须考前就非常清楚要写什么样的答案,如果只是在考场内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难免顾此失彼,有所遗漏。所以说考试三小时,但很多功夫都在考场外。
三、你必须知道并且做到的正确策略
1、分块分解,专项突破。
案例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可以简单分为2大部分,9小部分:
一部分是和施工过程的技术规范、标准有关,如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现场管理;这部分大多数需要死记硬背;
11
f一部分是和施工过程的管理程序、工具有关,如进度管理、招投标、合同索赔、成本造价、施工组织设计、验收归档;这部分大多数需要理解。
2、以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为主线;
第一章的施工技术部分,从土方开挖到地基基础,再到主体结构,保温防水,装饰装修,无不围绕混凝土结构展开,因此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全过程既是学习的主线,也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建筑材料部分涉及的混凝土建筑施工所需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性能是重点。
第二章的质量管理章节,也是如此。
第二章的安全部分,则围绕混凝土结构建造施工全过程涉及的重大安全隐患,包括:
1)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降水(基础部分施工)、
2)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高空作业、洞口临边(主体部分施工高处作业)
3)用电安全、施工机具(施工作业安全)。
以混凝土结构建造施工全过程为主线,能最大限度的联系考点,形成知识网络。
3、以抗震、节能、室内空气检测、防火、配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