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温带。
学生B:本区气候类型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
地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
学生C: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最冷月1月气温均在0℃以上,最热月7月气温均在
20℃以下,可看出这三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比较温和;从三地年降水量来看,各月均有,
可看出降水分配较均匀。
评价小结: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形成了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
f板书: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比分析:展示课本图69和图610,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比较并派代表发言。得出结论: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综合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可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老师小结: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良的影响。过渡:以上我们了解了欧洲西部发达的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此外,畜牧业之所以发达也与当地人的重视有关,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在英国,畜牧业产值占全部农业产值的70以上,法国和德国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比重也略高于种植业。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著名的乳畜大国,其中丹麦的乳畜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30以上,火腿、熏肉、香肠、乳酪是主要的出口产品。那欧洲西部国家的农业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学生朗读:课本62页阅读材料。提出问题:本区是一种什么样的农业结构?以什么为主?学生回答: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以畜牧业为主。
引申思考:这种农业结构的形成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还与什么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提示学生从畜产品与农产品价格比较
学生回答:畜产品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低。
老师小结:这种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结构的形成还受社会经济的影响。因为深加工的各种畜产品
的附加值远高于种植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更高的利润。
提出问题:本区劳动力短缺,而农业还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挂图:课本62页图821“乳产品的生产过程”,老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得出结论: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专门化和社会化。
过渡: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