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总投资约3500亿元,年度可实现利税达100亿元以上,直接创造5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间接创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为农村和小城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装备制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带动了资源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5、培养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人才队伍
通过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我国培养了以中科合成油、华东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形成了以天辰、五环和东华工程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建设队伍;造就了以神华集团、中国庆华集团为代表的一批运营管理企业;带动了以沈鼓集团、杭氧为代表的一批装备制造单位。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基本形成了专业齐全、相互配套、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二、存在问题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技术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1、工艺技术尚需进一步优化
f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自主核心技术和装备的水平仍需提高,甲烷化等部分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和材料仍依赖进口。工艺流程和技术集成尚需优化升级,装置规模还需进一步统筹协调,有待形成典型的系列化规模。循环水、空分等装置设计余量普遍偏大,增加了项目的投资、能耗和水耗,今后还需进行设计优化。环保技术进步滞后于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技术瓶颈导致环保问题突出。污水零排放所需的部分关键技术尚未工业化,浓盐水蒸发结晶及杂盐无害处理技术的实用性和长期安全性有待验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节能节水技术还需提高,低位热能、油灰渣等缺少高效利用方式。
2、煤化工产业布局难度大
现代煤化工项目单体规模大,煤炭资源、水资源需求量大,对项目所在地煤炭资源、水资源支撑条件要求高。然而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逆向分布,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匮乏。行业内外对于“运煤”还是“运水”存在较大争议,煤化工产业布局难度大。
3、环境保护和碳排放压力大
现代煤化工项目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项目规模大,排放总量仍相对较大。在废水方面,现代煤化工生产废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但由于项目多建设在西部地区,当地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差,没有纳污水体,废水必须实现“零排放”。目前高浓盐水存在处理费用高和废盐如何再利用的问题,有机废水的处理回收技术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化验证。20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