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检验和巩固基础工程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基础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形式的基础的设计,进一步理解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设置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进入“工程角色”。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反映了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设计资料
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杂填土,层厚约05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2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号土层:黏土,层厚15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号土层:细砂,层厚27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ak240kPa。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f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1所示。表11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层编
土的名称
重度kNm3
孔隙比
e
液性指数
IL
黏聚力ckPa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Es
(MPa)
标准贯入锤击数N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杂填土
18
粉质黏土
20
065084
34
13
75
6
130

黏土
194058078
25
23
82
11
180

细砂
21
062
30
116
16
240
强风化砂

质泥岩
22
18
22
300
4、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5、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如图11所示。
f图11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1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13所示。
表1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题号FKKN
MKKNM
VKKN
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
1
97515481187140100198464844
2
103216151252164125221556057
3
1150181513702101750271717367
4
121818731433235193297808374
f5
128218831496257218325869083
6
133919701560284242355969589
表1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
题号
FKKN
MKKNM
VKKN
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
1
126820121544183130258606258
2
134221002627214163288727867
3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