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件难事。尽管如此,为什么先前在判断题“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时,有许多同学都以为说法是正确的,这说明对梯形的概念的本质属性仍然含糊不清,没有经历从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去发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的过程。原因在于从前的概念是老师或教材给予的,而不是学生自主探究中发现的。(二)从自学中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片断二】1学生自学(教材第66页相关内容)思考:你能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2相互交流师:通过自学你对梯形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生1:通过观察教材右图我发现,梯形的四条边都有一个名字,在上边的叫上底,在下边的叫下底,左右的两条边都叫做梯形的腰。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如果我将这个梯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后,上底还在上边吗?(许多学生点头赞同,听课的老师也笑了。)生3:是呀,应该说互相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互相平行的那组对边都叫
f做梯形的腰。师:同学们对问题的探究非常深入,对于梯形的上、下底不是一定要在上边或下边,关键是看他们是不是相互平行的那组对边。同学们还有什么质疑的?生1:是不是规定相互平行那组对边的短边为上底,长边为下底呢?生2:我认为不是的,这上底和下底是相对而然的,你如果确定其中一条为上底,那么另一条就是下底。3拆图找高师:再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白纸,其中一面有一个画好的梯形,请你画出两条线段,将这个梯形分解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可以任意分割吗?为什么?生1:分解后必须有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也就是说长和宽是互相垂直的,所以所画的两条线段必须垂直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生2:分解后必须有两个三角形,它是三边形,所以这两条线段必须从梯形的某一个角的顶点向对边引出的一条垂线。师:像这样从梯形的上底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分析: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传统教法就是教师传授、学生记忆,经常出现学生错误的思维定式。比如错误的以为上底就是在梯形的上边,我还见过学生上六年级了还不会作梯形的高。问题出在哪里呢?难倒还不是传统教学模式惹的祸吗?(三)从操作中创造梯形,发现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教学片段三】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很多有关梯形的知识,现在我们要动手创造梯形,有信心吗?1创造等腰梯形师:现在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要求剪一刀剪出一个腰相等的梯形来,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