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什么吴国的灭亡完全是自己作死的夫差到底做了什么
本文导读:如果现在让你给你的孩子或者朋友讲一下卧薪尝胆的故事,你肯定会脱口而出:2500多年前,在长江中下游有两个小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两国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越国惨败,只剩下五千军队被困在会稽山上,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投降,和夫人一起到吴宫做奴隶,讨得夫差欢心后才被放回国,回国之后开始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富强,一举灭掉了吴国。然后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番,失败没什么,要学会忍辱负重,默默努力,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更不要像夫差那样听信谗言,杀害忠臣,最终导致国破身亡。
然而如果你翻一下《史记》,就会发现整个故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
f越王卧薪尝胆_图性格决定命运故事要从一个微缩版的“卧薪尝胆”说起,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夫差他爹趁着勾践刚刚登上王位,立足未稳之际,发兵进攻越国,结果在李被打得大败,阖闾自己也受了伤,没几天就嗝屁了,夫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王位,此时的吴国刚刚经历大败,越国又虎视眈眈,夫差当时的处境并不比后来勾践的处境好多少。夫差在国内整经备武,准备为父报仇,勾践这个时候坐不住了,不顾范蠡的劝阻,率军攻打吴国,在夫椒被击败,国都会稽沦陷,勾践只得退保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向吴国投降。
f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_图这个时候吴王夫差面临着接受与不接受的选择,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夫差接受了勾践的投降,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卧薪尝胆,但是在这里我们却不妨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是吴军战败,被围的是夫差,越王会不会接受夫差的投降答案似乎显而易见,在夫差还没完全准备好进攻越国的时候,勾践就决定先发制人,击败吴国,而其后发生的事也证实了这一猜测,二十一年之后,越军包围吴国都城,夫差先后八次派人请和,都被勾践拒绝。对比之下,夫差不免有些妇人之仁,勾践则干净利落,两人的性格也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f还有一件事也能反应出两个人性格之间的差距,那就是在对待功臣上,如果说夫差杀伍子胥有谗言的部分,那么勾践杀文种则完全是出于本意,出于一种本性的残忍,范蠡如果不是早早看出了这一点,趁着灭吴之前早早的溜了,恐怕也难逃一样的命运。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_图吴国的灭亡完全是自己作死在我们的印象里,越国之所以最终能够灭掉吴国,是因为勾践二十多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得国家最终走向富强,然后一举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