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设具有长期性,作为能力建设之保障,制度建设要求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发挥保障功能。而事实上,有的规章制度一二十年没有修订,已经无法适应能力建设的需要。
(一)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制度建设中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也呼唤新的制度及时跟进,保障能力建设的不断加强与提升。凡此说明,制度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能力建设和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制度建设也是机制建设的内在要求。
所谓机制,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就是系统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与作用过程。在若干制度构成的系统中,制度的相互作用和实际运行就构成了机制。地方政府会的运行机制是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行政发展处于最优状态,取决于制度体系的整合是否相互协调。因此,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就成为机制创新的关键,无怪乎有人说“一个组织或团体内部的制度建设水平和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组织或团体的发展水平”。制度对相关人员做些什么工作、如何开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明确相关人员不得做些什么,以及违背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制度创新需要强化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就制度本身的建设而言,无论是制定制度、执行制度还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每一个环节,无不体现“文化”这一关键词。
(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制度建设中能力建设的方法
制定制度需要前期调研,需要统筹全局,同时也要根据地方政府所在地的文化相结合,而且必须以有关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规范性、程序性、科学性都要严格把握,可行性如何,也要反复论证。凡此都需要“能力”的支撑。没有好的制度,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事业发展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不可能一帆风顺。而制定好的制度,势必要加强制度建设的能力。执行制度,是将制度内容付诸实施或按照制度开展工作的过程。制度的执行,绩效或有参差,这就要求树立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要经过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实践检验。在执行制度的实践中,能不能发现制度的漏洞,能否及时进行完善,需要“能力”。就如电脑系统,如果存在漏洞,很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制度也是如此,要不断进行“修补”,使之臻于完善。所谓制度建设,其实就是构建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所以创新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制度的能力建设是很重要的。
f二、强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制度的文化建设创新
从文化学的角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