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在支座位置连接或分别锚固。当相邻两跨的板上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且跨中部位有足够空间连接时,可在两跨任意一跨的跨中连接部位连接;当相邻两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三、板支座原位标注:
板支座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梁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标注)。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梁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贯通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如①、②等),配筋值,横向连接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为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横向布置到梁的悬挑端。例如:(XX)为横向布置的跨数,XXA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一端的悬挑部位,(XXB)为横向布置的跨数及两端的悬挑部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筋自支座中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当中间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向支座两侧对称延伸时,可仅在支座一侧线段下方标注延伸长度,另一侧不注。当向支座两侧非对称延伸时,应分别在支座两侧线段下方注写延伸长度,见图231b。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跨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
f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延伸长度值。在板平面布置图中,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纯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在代表钢筋的线段上注写编号及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当为一跨时可不注)即可。例:在板平面布置图某部位,横跨支承梁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⑦示支座上部⑦号非贯通纵筋为12100(5A)和1500,表
12100,从该跨起沿支承梁连续布置5跨加梁一端的悬挑端,该筋
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均为1500mm。在同一板平面布置图的另一部位横跨梁支座绘制的对称线段上注有⑦(2)者,是表示该筋同⑦号纵筋,沿支承梁连续布置2跨,且无梁悬挑端布置。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但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式,为非贯通纵筋的标注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