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园小农场在学校科学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杭培根夏瑜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1期
摘要:以校本课程《油菜栽培》为例,阐述了校园小农场在科学校本课程确立“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形成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关键词:校园小农场;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植物栽培;科学素养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正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新课题,这也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一、校本课程的涵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和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索性”的特点,立足乡村、小城镇、学校的人文、环境等资源,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校园里开辟出一块土地成立“百草园”,然后让学生自己种植、自己管理、自己收获,许多中小学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或者课外兴趣活动来开设与管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它被称之为“校园农场”。二、校园小农场促进科学校本课程的提出2012年,我校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针对城市的孩子在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认识局限性和动手能力不足,从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入手,提出开设《油菜栽培》校本课程,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了解蔬菜及其种植的相关知识,体验种植的过程和乐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三、校园小农场促进生活教育思想的形成《油菜栽培》校本课程植根于校园小农场,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做”,即动手实践的作用,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系统结合,让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做合一,让学生从做中学。《油菜栽培》校本课程源于生活,以学生每天要吃的蔬菜的种植为主题,创造性地把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带进田间地头,让学生在蔬菜种植的学习和亲身实践中获取真知,增强学生的实践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