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之一;再次,食品行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达33700家,占全部工业的10,从业人员707万人,食品工业总产值89万亿元,连续多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1。食品工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贡献力量。外部评价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食品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责任竞争力,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和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组成联合课题组,从乳品、肉类、饮料、调味品、酒类等各遴选了10家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企业,从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四个维度全面评价50家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水平,发布食品企业5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并针对现阶段食品行业热点议题进行深度剖析,最后针对食品企业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优化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
f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
主要发现
1食品企业5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2786分,整体为二星级水平,处于起步者阶段。具体来看,三星级及以上水平的企业仅8家,占比16,其中中粮集团以8040的高分位居第一,为五星级水平;华润怡宝、三元、蒙牛、青岛啤酒为四星级水平;超八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为二星级及以下。整体来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差异较大,行业领先企业数量较少。2从食品类别来看,乳品类企业信息披露情况相对较好。具体来看,乳品类企业以3715的得分位居第一,其次为饮料类(3245分)。酒类、调味品及肉类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接近,均在2300分左右,为二星级水平。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整体欠佳。3从责任板块表现来看,食品企业50强责任实践得分高于责任管理。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管理意识并不强,尚未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责任实践中,市场责任优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可见食品企业更重视财务绩效数据的披露,而对于员工关爱、供应链管理、环境绩效等信息的披露相对较少。4从责任议题表现来看,食品企业50强议题得分差异较大。食品企业在客户服务(4460分)、食品研发与创新(4260分)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较好,为三星级水平,可见食品企业注重与客户沟通,并积极将食品研发的最新进展在公开渠道披露。披露情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