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社会,回报母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摘要利用本次暑假期间,我回到了我的高中母校赤峰市第四中学,在这里有我美好的回
忆,所以我打算用一些实际行动来回报我的母校。关键字:社会实践回访母校感恩携手成长目录:一、实践目的1二、学校历史1三、学校概况2四、硕果累累2五、体会心得2正文:一、实践目的(一)立足社会,勇于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改革开放中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随着人
才被推向市场,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将逐渐消失,发展方向更加扑朔迷离。因此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闭门读书,而要敞开大门,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提高竞争力,建设祖国不懈努力。
(二)施恩不记,受恩勿忘离开高中母校已有一年半,虽然每个假期都有回母校看望老师,但是都从未有组织有计划地回访母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们曾1经用半生的知识浇灌我们,如今,我们已经成长即将步入社会,最应该感谢的是一直教导我们的老师。现在我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高考经验和大学学习经历方面的总结已经较为成熟,我认为,这个寒假正是我回访母校的好时机。我不仅可以用我的高考经验,和从学弟学妹那收集的经验为今年的考生答疑解惑,我还可以用我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唤起沉浸在书海的高三学子对大学生活实践的渴望。曾经也有学长学姐这么热心的帮助过我,我也要将这份帮助传递下去二。二、学校历史:赤峰四中1960年建校,是赤峰市一所资历很深的老牌学校,走过了48年的教育教学历程。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该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近年实施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工作中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坚持以教研教改活动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已形成该校的办学特色。赤峰四中已发展成为赤峰市红山区两级重点完全中学三、学校概况:2006年九月,学校圆满完成了近期建设目标,修建一万三千八百平米教学楼,按学校最高标准建设,加上装修一新的逸夫楼和2号教学楼,可同时容纳70个班同时上课。班班配备大屏幕高清晰液晶投影、实物展台、电子教学系统,教师全员配备笔记本电脑,联接全校的宽带校园网络系统,使用率在80以上;二个400座阶梯教室,二个800平米图书阅览室,三个150座报告厅及其他各类活动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