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力收益;第四,实物性资金主要指各种实物资产,如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相对升值;第五,资金成本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息率的上涨增加了企业为偿还贷款而支出的利息;第六,物价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工薪资要求的提高,企业职工流失风险加大。
(三)资金需求量增加,资金的供应量反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使得资金需求量增加。一方面,由于物价的上涨,使采购同等数量的物资将需要占用更多的资金,企业为了减少原材料不断涨价所产生的损失,或想在囤积原材料中获得利益,企业就会提前进货,进行超额储备,造成了资金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按历史成本原则来进行核算,会导致少计成本和虚计利润,使得资金补偿不足,企业必须通过追加资金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之相反的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企业资金的供应量将会大大减少。在通货膨胀期间,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发生资金紧张,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降低,从而引起经营资金供应量的减少;在物价波动剧烈时,投机利润大大高于正常的生产利润,这时,越来越多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抢购黄金等投机活动,使闲置资金转化成信贷资金的过程受到严重阻碍,大大减少了民间信贷资金的来源;然而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家会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会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水平。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银行的信贷规模大大减少,这也迫使银行在进行贷款的时候特别谨慎,贷款的条件也会更加苛刻;而通过提高利率,使得企业的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因物价的上涨,引起利息率上涨,使股票、债券价格暴跌,增加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筹资的困难,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的供应量受到多方限制,使得企业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四)中小企业的再生产能力受到损害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时侯,按历史成本确认的会计收益,将会造成低估成本、费用、高估利润,使得盈亏不实,最终也将损害到企业的再生产能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成本补偿不足。销售收回的补偿资金难以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使生产资金在物价上涨时处于萎缩状态;其二,负担不必要的税赋。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高估收入低计成本,并导致利润虚增,从而引起企业的应税所得增加。例如,当通货膨胀率为8,税前资产收益率为10,如果企业以25交税,投资者的税后收益仅仅为75,甚至还不够补偿通货膨胀成本,该企业的税后实际收益是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