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融合
作者:杨淑玉程丽云贝丽静邹庆华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1期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应遵循教育性、客观性、多样性等原则,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融合
红色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发展到壮大的光辉历程。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即红色文化资源,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亦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之间激烈碰撞、冲击,尤其是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冲击是巨大的,其不良反映表现在: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而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实践教学遵循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主流文化的前进方向,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教育目标,即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心理素质等总的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德育教育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校园文化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等途径,以重大节庆日为契机,以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为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使学生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人格,调适自己的价值观念,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二)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原则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纲要》课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几乎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其直接后果是学生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