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克服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即所谓的“市场失灵”。表现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率增高等等,对社会的危害性十分巨大,但这些问题市场是不能自动克服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的政府职能。凯
f恩斯认为,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需求不足,仅仅靠市场自发调节是无法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依据;国家通过干预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调控市场的运行。因此政府不仅要履行其传统的社会管理职能,还要对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对市场失灵的弥补等负责。
此时的政府充当着“管家婆”的角色,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甚至介入到国家的经济运行中去。
3、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平衡通过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高度繁荣。但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普遍的经济衰退,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及高失业率等,即通常所说的“滞胀”。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负作用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特别是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对政府失灵问题的研究,主张对国家的权力进行限制,反对政府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提出建立有限政府,以市场的力量改善政府功能,提高政府效率。强调政府的行为必须有利于市场的运行,即同时肯定政府与市场二者的作用,但要找到一种在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的平衡。(二)市场经济国家对政府职能的普遍定位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个方面,与促进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社会职
f能。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其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
2、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
3、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社会职能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即政府为保证社会公平、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个人收入差距,运用各种手段来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以提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