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形成教学的策略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及学习中出现的障碍,我们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着眼点,教师以研究者的角色从合作备课、授课、互动评课全过程的参与下,使问题逐渐清晰得以解决,并最终形成计算教学的模式,我们将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抓。
(1)规范计算要求计算规范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和保证。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试卷整洁,其中包括草稿在内。采取一定的措施,要求三年级学生准备草稿本,并时常提醒,起到巩固效果。平时的作业、特别是考试要求连同草稿纸一起上交。因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还需要老师的督促、压一定的重力,才能认真地计算。
(2)持之以恒,加强口算、听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无论哪个年级都严格按本级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对而快的程度,每人准备一个听算本,每天在课前用3分钟进行听算训练,这样,即训练学生听力,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当然,训练重在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口算、听力在期末我们进行测评,测评的方法是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条听算20道口算题,以此检验学生的注意力和口算能力是否提高,试验效果如何,方法是否科学,在测试结果中,学生听算合格率为100,全对为969。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如果计算教学过多强调运算技能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
f教学时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讨计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马
4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计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解。《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掌握方法。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能掌握其计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