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供给能力较强(见上右图)。当A国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则最大产量为

用于生产Y产品时,最大产量为。同理,当B国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时,最大产量
为,用于生产Y产品时,最大产量为。总之,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是由两国要素禀赋差异造成的。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13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以小国为例)
如上图,TT’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征收关税前,世界相对价格为Pw,该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分别为Q和C。(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征收关税之后,Y产品在国内相对价格提高,即X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Pt的斜率小于Pw)。在新的相对价格下,国内生产者生产更多的Y产品,生产点移至Qt。消费者面对的相对价格应为Pt,由于贸易条件不变,新的消费点还应通过Qt与Pw相平行(即新贸易三角形与原贸易三角形相似)。从图上也可看出,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低于原来
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即征税降低了社会福利。
f14.已知甲乙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请分析两国的实际利率差异,如果两国进行贸易,情况如何?
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的相对价格通常是用利率来表示的,如1单位的现在商品值12单位的将来商品,那么边际利率便是20。也就是说,实际利率等于以明年商品表示的今年商品的价格减1。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甲国,Px/Py的相对价格等于过A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在乙国则为过B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甲国的相对价格高于乙国,即在甲国1个现在商品值较多的将来商品,所以甲国的实际利率要比乙国高。当两国进行贸易,甲国在生产现在商品上处于劣势,即甲国出口将来商品,进口现在商品;乙国则出口现在商品,进口将来商品。也即甲国引进资金。
15.用图形表示并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右移,结果在新的均衡点,国民收入因总需求上升而增加,利率下降又促使资本外流,支出增加,最终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均衡E’处于BP曲线右方)。中央银行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而不得不进行干预,货币供给收缩,即LM曲线往回移动,国际收支恢复平衡。(货币政策无效)
f一、重商主义内容
1、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对立冲突的,国家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就必须积累财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