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经典例题讲解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Na2OH2O=2NaOHBKOHNaNO3NaOHKNO3C2AgH2SO4(稀)Ag2SO4H2↑D2Fe6HCl2FeCl33H2↑解析:A正确,活泼金属对应的氧化物(如:K2O、CaO、BaO、Na2O等)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
B有错,KOH属于碱,NaNO3属于盐,二者之间的反应属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条件是:①两种反应物都可溶;②
生成物中应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和沉淀。显然,该反应生成物的条件不符合②。
C错,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跟酸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错,单质铁跟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含铁化合物中的铁表现2价,该反应应生成FeCl2,而不是FeCl3。
答案:A
说明:判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①金属活动顺序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③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等)。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检查所注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4)检查所注生成物的状态是否正确。
(5)检查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书写电离方程式一般可按下列方法:
(1)左边写出电离物质的化学式,观察其原子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
(2)将正价部分和负价部分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开写在右边。
(3)将原化学式中各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分别改写成其表示符号前的系数,并去掉原有的括号。
(4)将原化学式中的正负化合价改写成对应符号的电荷并标在符号的右上角。
(5)检查电离前后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无误后,将左右两
边用“”连接。
例2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理解各反应类型的含义。
四种基本类型(指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形式来划分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从氧
的得失来划分的;而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是根据反应前后热量的变化来划分的。同一个反应可能有一种、两种或三种分类法
点燃
(如:2H2O2
2H2O,是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也属于放热反应)。显然,选项A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B中的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
答案:B
f例3表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