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f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