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2分析文中狼和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重点3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奇异”的故事事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的讲给大家听然后教师
讲《狼》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二、学习指导(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行zhuì大窘.jiǒ
g苫.蔽shà
尻.尾kāo假寐.mèi黠.xiá2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②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③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打洞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3一词多义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①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打算想要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②前狼不敢前.动词上前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③敌盖以诱敌.名词敌方止.有剩骨仅,只④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投以.骨介词把⑤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盖以.诱敌连词用来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两只狼
场主积薪其.中代词指麦场⑥其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指积薪
其.一犬坐于前代词指另一只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4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f5背景链接蒲松龄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
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为大家所熟悉。三、学习指导(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完成两项自学内容1作者、作品及课文出处的识记。2借助课文注释梳理文句读懂课文把握大意。二疏通文意并理解内容。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梳理文句并且质疑。2教师答疑并点拨①“缀”,这里引申为紧跟。②“投以骨”把骨头扔给狼。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③“骨已尽矣”也可说成“骨尽矣”。④“顾”,看,视。⑤“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是覆盖、遮盖的意思。⑥“奔倚”,表示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⑦“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这里引申为“解除卸下”。⑧“犬坐”比喻坐的姿势像狗似的。⑨“隧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