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增收2000万元。培训人员1800余人次。试验示范新品种12个,推广新技术8项。3、2011年,把合作社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集试验示范、菌种生产、人员培训、原料中转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建设市市场,合作社新吸收成员50户,使合作社成员达到180户,示范基地生产菌棒800万袋,产值达到2400元,社员利润达到45万元户,幅射带动全市4000户以上农户生产,产值超过1亿元,助农增收3000万元对项目进行总结验收。
(三)项目内容及分项金额
(1)完善和建设合作社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投入25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罗河、金屯、雄石及余江中童示范基地的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招聘、培训、中试研究、原材料购等。(2)集成转化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扩大示范面积。计划
3
f投入50万元用于集成转化一批品质好,价格高、竞争力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工作重点是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发展思想,以“专业社基地示范户农户”的推广模式,走“核心区示范区幅射区”的推广路线,综合实施“新品种选育与试验”“反季节香菇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反季节黑木、、耳栽培技术推广”等一批重点项目。到项目验收时,使核心区(示范基地)生产规模达到800万袋,预期产值2400万元。示范区(金屯、罗河、雄石、中童等乡镇)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袋,主栽品种为反季节香菇和反季节黑木耳,预期产值6000万元。辐射区(塘湾、文坊、洪塘、滨江、锦江、潢溪等乡镇)生产规模达到1000万袋,预期产值4000万元。(3)完善和建设我市推广网络。2009年计划投入出10万元,完成专业网站建设,使其与“农事通”“全国信息网”、等网站对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投入50万元,用于完善菌种站、培训中心和试验室的建设。
(四)时间进度
第一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1月,对、、及示范基地的固定资产投资、人员招聘、培训、中试研究、原材料购等,扩建新建核心区示范基地面积260亩,新建生产大棚140个,计划集中举办技术培训班6期即800人次,入户进棚实地指导2000次,引进新品种2个进行试验栽培,为示范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试验性栽培推广品种。。
4
f第二阶段: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示范基地原材料购,生产生产菌棒350万袋,新增示范农户50户,辐射带动周边1500户农户生产,培训人员800余人次。建成市专业网站,并与“农事通”等网站连接,试验示范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5项,取得科技成果12项。建立4个示范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