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3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
六、问答题
01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及诊法合参的理由。
f01答: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一、整体察病,即在诊病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全面地认识疾病。二、诊法合参,即在诊察疾病时,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情资料。三、从病辨证,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疾病。诊法合参的理由是:疾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表现是在多方面的,而四诊正是从不同角度检查病情,只有四诊并用才能全面、详细地获取所需临床资料;此外,在复杂的、有时甚至出现“假象”的病证中,只有四诊并重,才能去伪存真,鉴别真假。
02中医诊断学包括哪些内容?
02答:包括四诊、辨证、诊病和病案四大部分。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个方面;辨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八种辨证方法;诊病主要包括对疾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f如命名、分类等进行阐述;病案包括对医案和病历的读写。
03何谓主诉?记录主诉时应注意什么?
03答: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期持续时间称为主诉。记录主诉注意事项是:①抓准主诉;②问清主诉所述症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③不要使用病名和病程,文字要精炼。
04恶寒和发热同时并见有何临床意义?
04答: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是外感病初期(即表证)的重要诊断依据。根据恶寒、发热的轻重不同,临床又可分为:①恶寒重,发热轻,主风寒表证;②发热重,恶寒轻,主风热表证;③发热轻,兼恶风自汗,是太阳中风证。
05如何从恶寒发热的轻重判断邪正之盛衰?
f05答:一般来说,若恶寒发热均较轻者,是邪轻正衰;若恶寒发热俱重者,则邪正俱盛;若恶寒重,而发热轻者,则为邪盛正衰。
06何谓壮热?试述壮热的原因、机制和兼症。
06答:壮热是指病人高热不退,身热如灼,不恶寒反恶热的一种症状。其原因可以是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风热之邪内传成里实热证。壮热的机制是因正盛邪实,邪正剧争,邪热鸱张,阳气亢奋,充斥于体内外所致;其兼症常有面赤,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等症。
07表证有汗与无汗各见到哪些情况?
07答:①表证无汗,多属表寒证,因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②表证有汗,有三种情况。其一,属外感风邪之证,因风性开泄,腠理疏松而汗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