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清华大学暑期学校试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第一篇全是选择有单选也有多选有文章理解也有常识(李政道、狄德罗分别是什么人)第二篇是《清河坊》(俞平伯)前面有文章理解选择题两道然后是1、文章中有很多哲学的思考,最具有禅意的是哪一段?试进行分析2、本文形散而神不散。请指出文章的主线并加以说明。3、有人说本文是作者逃避现实,也有人说本文作者是构思独特。你怎么看?二、文言文第一题是断句第二题是全文翻译《大唐新语》
窦静为司农卿,赵元楷为少卿。静颇方直,甚不悦元楷之为,官属大会,谓元楷曰:“如隋炀帝意在奢侈,竭四海以奉一人者,司农须公矣。方今圣上,躬履节俭,屈一人以安兆庶,司农何用于公哉!”元楷赧然而退。初,太宗既平突厥,徙其部众于河南,静上疏极谏,以为不便。又请太原置屯田,以省馈饷,皆有弘益。
三、默写1、金庸《笑傲江湖》令狐冲、任盈盈的名字的来历是________。2、博学而______,切问而______。(《论语子夏》)3、大学之道,在______,在______,在______。(《大学》)4、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以鲁迅弃医从文、吴冠中“丹青负我”、范敬宜“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为背景,写一篇题为《选择》的800字左右作文。(原试卷中对吴冠中和范敬宜的事迹有简单说明)
附:《清河坊》原文原试卷上有删节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它和我们平素十二分稔熟,自从别后,竟毫
不踌躇,蓦然闯进忆之域了。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我们大半是俗骨哩至少我是这么一个俗子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读者若不疑我为火腿茶叶香粉店作新式广告,那再好没有。
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没有那般细磨细琢的工夫,我没有那种收集零丝断线织成无缝天衣的本领,我只得藏拙。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这种委婉而入骨三分的感触,实是无数的前尘前梦酝酿成的,没有一桩特殊事情可指点,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但又觉得非说不可。环问我:“这种窘题,你将怎么做”我答:“我不知道是怎样做,我自信做得下去。”
人和“其他”外缘的关联,打开窗子说亮话,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