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①(滋润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f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