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12思路解析:由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正在发声的音叉肯定在振动,当它靠近小球时,振动的音叉会将小球弹开。小球被弹开这个事实也充分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月球上空无大气层,是真空,而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时,
f只能看见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答案:弹开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声音9201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写出两点思路解析:能体现物理知识的主要是后半句“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体现了大钟在振动从而产生声音,人耳听到了钟声,又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答案:物体振动发声,空气可以传声10利用下面的数据画一张图,以便探究声音通过空气的速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平轴表示空气温度,垂直轴表示声音的速度)空气温度t℃声速vms120318103240330103362034230348答案:由题意和表中数据作图,如图所示,从图可直观看出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2010浙江杭州模拟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__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思路解析:根据题意画出题设情景图。当人鸣枪时,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其中遇到障碍物的声音会形成回声,回声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已知:t1=100s,t2=100s050s=150s,v=340m/s。求:s=解:s1=vt1340m/s×100s=340ms2vt2340m/s×150s=510m
fs425m。答案:反射42512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思路解析:发声体的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上述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发声体在发声时其本身正在振动的现象才是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