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r
BB货币供给曲线r
r
CC总供给曲线r
DD货币需求曲线r
r
16r
(教材第二十一章,课件第十四讲)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包括(a)。r
r
AA扩大内需r
BB稳定物价r
CC充分就业r
DD国际收支平衡r
r
17r
(教材第二十一章,课件第十四讲)货币政策r
r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r
r
18r
(教材第二十一章,课件第十四讲)货币政策目标r
r
r
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影响速度及施加影响的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r
r
19r
(教材第二十一章,课件第十四讲)公开市场操作r
r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r
r
20r
(教材第十五章,课件第十五讲)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r
r
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r
r
21r
(教材第十四章,课件第十三讲)货币中性r
r
货币只会引起价格的同比例增减,而不能导致过敏收入的任何变化r
r
22(教材第十一章,课件第十一讲)货币的预防性需求r
r
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r
r
23r
(教材第十章,课件第十讲)基础货币r
r
又被成为货币基础,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r
r
24(教材第七章,课件第七讲)流动性风险r
r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银行无力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或正当的贷款申请而造成的风险。r
r
25r
(教材第六章,课件第六讲)银行资本r
r
银行资本是指银行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之后的余额。r
r
26(教材第二章,课件第二讲)货币供应量r
r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总量r
r
27(教材第十一章,课件第十一讲)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需求。r
r
r
凯恩斯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称为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三大类: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被分为三部分: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第一、交易性需求。它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它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大小。第二、预防性需求。它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