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个案分析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介绍孙华聪今年八岁,男,一年级学生。长得聪明可爱。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妈妈工作也忙,对他疏于管理,奶奶也很溺爱,父母都十分宠爱他。在学校里目中无人,喜欢自我为中心,不晓得怕人,我行我素。二、个案的行为表现孙华聪学习习惯非常差,上课经常玩东西,把铅笔衔在嘴里,把橡皮擦弄得碎碎的,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书写迹潦草不是没有铅笔,就是没有橡皮擦。他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反映快,上课似乎不太听讲,但抢答速度快,回答问题准确,学习不用老师操心,成绩行为习惯也很差,上课经常影响别人,特别是“人来疯”,越是有人,他越是表现自己,十分反常。下课喜欢动手打人,别人无意挡住他的路,他就顺手把别人推到一边。另外,我感觉他的思想比较单纯幼稚,有时不能控制自己行为,但有改正的愿望。三、原因分析孙华聪比较聪明,在学前教育阶段,习惯方面的问题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认为他聪明,虽有许多缺点,但关系不大,因此没有及时纠正;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太高,没有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教育软弱无力,缺乏针对性。四、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首先,加强学校老师与家庭的联系,保持双方教育的一致性、同步性。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学校教育的宗旨,明白孩子行为上的偏差在学校生活中显现出来,正是家庭教育的不完善措施造成的,我劝导孙华聪的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原则问题不能让步。其次,孩子行为的偏差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那么教师就要需要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切忌不要害怕教育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而因此急燥泄气。在教育中我用显微镜看缺点,放大镜看优点,采取正确引导,逐步纠正,适时激励的手段。引导他正视自己的缺点,并认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规则。一开始,我采用
f摆事实,利用浅显的道理引导,使他认识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有学校的规定,上街走路有交通规则,进超市买东西要付钱才能拿出去,否则社会就乱套了。同样,上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行的。多次的引导,他我行我素、随意性有所改变。遇到问题要趁热冷静处理,不急燥。有一次他打人,我及时找他谈话,了解他的真实想法。问他为什么打别人,他说某某叫我打的。可见他及其的单纯不懂事又目中无人,根本没有是非观念。我告诉他,随便打人就是一种不对的行为,做一件事之前,首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