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项目包括大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温室专家系统的应用给种植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决策水平,减轻了技术管理工作量,同时也为种植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全面开发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地开发模拟控制软件。目前,荷兰自动化智能玻璃温室制造水平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拥有玻璃温室12万多平方米,占世界四分之一以上,有85的温室用户使用计算机控制温室环境。荷兰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参数设置和必要的信息显示,可绘制出设计参数曲线、修正值曲线以及测量的数据曲线,可以从数据库内调出设定的时间段参数以便于必要的数据查询,并能直接对计算机串行口进行操作,完成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通讯。上位机软件集参数设置、信息显示、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还能够很好地完成温室灌溉和气候的控制盒管理。
此外,国外温室业正致力于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遥测技术、网络技术、控制局域网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的管理与控制中。控制要求能在远离温室的计算机控制室就能完成,即远程控制。另外该网络还连接有几个通讯平台,用户可以在遥远的地方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化界面与这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对话,就像在现场操作一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122国内状况
我国农业计算机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应用于温室控制与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和作物花卉研究所,研制开发了温室控制与管理系统,并开发了基于wi
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90年代中后期,我国科学家研制开发了温室软硬件控制系统,能对营养液系统、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施肥等进行综合控制,是目前国产化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石家庄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也都侧重不同领域,研究温室设施的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技术。“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均首次增设了工厂化农业研究项目,并且在项目中加大了计算
f机应用研究力度,其中“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中,直接设置了“智能型连栋塑料温室结构及调控的优化设计及实施”的专题。123我国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科技含量和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我国设施栽培起步晚、基础差,没将其作为整体工程问题研究。从设施设备到栽培技术的生产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