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本污水处理站为镇区处理生活污水。
2项目设计依据、原则和范围21设计依据
1《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19182002);2《给排水设计手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98);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细则》(198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97);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1994);10《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1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2.2设计原则
1污水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并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易于维护管理。
2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同时,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污水处理水平与效率。
3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小区污水的特点,处理设施能适应较大的水量变化。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4设计应适当注意美观和绿化,其美化的方式和周围地区的环境相协调。
2.3设计范围
1污水处理站内工程的工艺及方案设计,不包括化粪池和场外污水管线工程。
2与工艺相配套的电器、仪表控制系统设计。
3水质要求3.1设计进水水质
由于各乡镇均为生活污水,确定本污水处理工程进水水质指标为:
指标
COD(mgl)
BOD5(mgl)
SSmgl
NH3Nmgl
PH
进水水质
≤450
≤250
≤250
≤40
69
0
f3.2设计出水水质
本设计中污水经过格栅、调节池、生物集成处理设备后,最终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即:
指标
COD(mgl)
BOD5(mgl)
SSmgl
NH3Nmgl
PH
出水水质
≤50
≤10
≤10
58
69
4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41水质特性分析
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废水具有以下特征:
污水中可滤残渣含量较高,这些残渣若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生化处理
系统,会在生化系统中积累而占据大量池容,使池容不断减少最终导致
系统完全失效。同时,去除对生物处理过程有抑制作用的物质,减小生
物反应的负荷,改善生物反应的条件,对处理系统正常运行,降低运行
费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2废水的预处理
421去除部分不可生化降解的物质,均和水质和水量
此处的预处理主要有格栅,预曝气调节池。通过这一过程,可有效
去除废水中不可生物降解或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均和水质和水量保
证后续处理的正常进行。42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