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2分)
(2)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3分)
(二)阅读王嘉《任末①苦学》,完成811题。(14分)
任末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
耳!”
【注释】①任末:东汉蜀郡人。②笈:书籍。③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负.笈从师(
)
②削荆为.笔(
)
③净衣易.之(
)
④题.其衣裳(
)
(2)下面与例句“或依林木之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至之市(《郑人买履》
B.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
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9.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观书有会意处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11.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f(三)阅读《小心,涂改液伤着你》一文,完成1214题(9分)(1)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使用涂改液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
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2)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而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3)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使用量大的一组,只有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