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探讨
摘要:研究性学习已纳入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范畴之内,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本文就首先阐述了高中后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实践意义,然后重点论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及指导方法和策略,如基础知识,研究方法,思维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策略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始于美国。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英语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我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际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二、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广义上讲,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上讲,它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经历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以自主体验的形式,逐步形成质疑探究、竭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并由此萌生出浓厚的求知欲望。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新知识,而是促使学生通过重构、发现并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形成适当的方式来认识新的信息,扩展或更新已有的知识。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将使学生从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语言实践从机械式操练发展到有意义的应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
f师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及时更新自身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及科学、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拓宽视野,并完善知识结构。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并不是纯粹的教育与受教关系,而是一种共同学习、互补并进的新型关系。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其前提是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目前高中英语的教学环境仍比较封闭,教师仍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等知识点进行“填鸭式”教学,把注重应用实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