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有副反应发生产生具有还原性的SO2,干扰乙烯的检验,没有除杂装置,故C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不会产生SO2故D错误。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2
f1
A.向KI溶液中加入淀粉,然后滴入少量稀硫酸,开始无明显现象,片刻后溶液变蓝,则证明氧化性:H2SO4I2B.图甲用于除去乙烯中的SO2C.用图乙装置蒸干明矾溶液制KAlSO4212H2O晶体D.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答案】D【解析】A.KI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生成碘,因此加入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片刻后溶液变蓝,是因为碘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单质碘,故A错误;B.乙烯、二氧化硫均能使溴水褪色,不能用溴水除去乙烯中的SO2,应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故B错误;C蒸发明矾溶液制KAlSO4212H2O晶体,不能将溶液蒸干,应该蒸发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C错误;D.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D正确。12.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B
【解析】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
确;C、M
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
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O24HCl
(浓)
M
Cl2Cl2↑2H2O,C错误;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
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13.由下列实验操作得出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2
f1
选项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
A
生成白色沉淀
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B
向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生成两种沉淀
Fe3的氧化性强于S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原溶液中含有I
D
向AgCl固体滴加饱和Na2CrO4溶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Ksp:Ag2CrO4<AgCl
【答案】C【解析】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由于HCl具有挥发性,所以将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HClNa2SiO3H2SiO3↓2NaCl;CO2H2ONa2SiO3H2SiO3↓2Na2CO3,因此不可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A错误;B向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会发生反应:2FeCl3H2S2FeCl2S↓2HCl,只能形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