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箱和气动调节阀支路组成串级控制系统(也可采用变频器支路)。实验之前先将储水箱中贮足水量,然后将阀门F11、F12、F16全开,将上水箱出水阀门F19
f开至适当开度,其余阀门均关闭。1、接通控制系统电源,打开用作上位监控的的PC机,进入的实验主界面如本实验指导书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图25所示。2、在实验主界面中选择本实验项即“上水箱液位与进水口流量串级控制实验”,系统进入正常的测试状态,呈现的实验界面如图517所示。
图517实验界面3、在上位机监控界面中,将副调节器设置为“手动”并将输出值设置为一个合适的值。,4、合上三相电源空气开关,磁力驱动泵上电打水,适当增加减少副调节器的输出量,使上水箱的液位稳定于设定值。5、按本章第一节中任一种整定方法整定调节器的参数,并按整定得到的参数对调节器进行设定。6、待上水箱进水流量相对稳定,且其液位稳定于给定值时,将调节器切换到“自动”状态,待液位平衡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干扰:(1)突增(或突减)设定值的大小,使其有一个正(或负)阶跃增量的变化;(2)将气动调节阀的旁路阀F13或F14(同电磁阀)开至适当开度;(3)将阀F15、F113开至适当开度;以上几种干扰均要求扰动量为控制量的5%~15%,干扰过大可能造成水箱中水溢出。
f加入干扰后,水箱的液位便离开原平衡状态,经过一段调节时间后,水箱液位稳定于新的设定值(后面两种干扰方法仍稳定在原设定值)。通过实验界面下边的切换按钮,观察计算机记录的设定值、输出值和参数,上水箱液位的响应过程曲线将如图518所示。
图518
上水箱液位阶跃响应曲线
7、适量改变调节器的PID参数,重复步骤6,观察计算机记录不同参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六、设计报告要求1、画出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2、用实验方法确定调节器的相关参数,写出其整定过程。3、根据扰动分别作用于主、副对象时系统输出的响应曲线,分析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静、动态性能。4、分析主、副调节器采用不同PID参数时对系统动态性能有什么样的影响。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