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黑灰水分离收集处理模式以及粪便、尿液分离收集处理模式符合全过程环境管理理论的产生源控制优先原则,有利于节约用水、污水的资源化利用以及降低处理难度,是目前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推荐模式。因此,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应尽量采用沼气池厕所、堆肥式、粪尿分集式等生态卫生厕所;在水冲厕所后,应采用沼气净化池和户用沼气池等方式处理粪便污水,产生的沼气应加以利用;尽量使用粪便与生活杂排水分离的新型生态排水处理系统;宜采用沼气池处理粪便,采用氧化塘、湿地、快速渗滤及一体化装置等技术处理生活杂排水;在没有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不宜推广使用水冲厕所,避免造成污水直接集中排放,在上述地区应尽量使用非水冲式卫生厕所。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冲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要实现黑灰水分离以及尿液粪便分离具有一定的困难,不符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按灰水、黑水和灰黑混合水三种水质分别处理是比较现实合理的。2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
f(1)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原则
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特点以及其处理的难点,在选择处理技术时,应遵循以下原
则:
①因地制宜
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弱,应充分利用农村的地形地势、可利用的水塘及废弃洼地,优
先采用节能降耗、管理方便的生态处理技术,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系,可采用生物生态组
合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氮、磷的生态去除,以降低污水处理能耗,节约建设、
运行成本。此外,还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加强生活污水的源头削减和尾水的回收利用。
②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很大。当污水排放量较小时,容易造成处理系统的资源浪费,
污水排放量大时,容易超出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造成出水恶化,所以,应尽量选择抗
冲击负荷能力强的污水处理技术。
③管理维护简单
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污水处理技术了解较少。复杂的污水处理系统操作复
杂,农村居民可能由于知识有限而无法管理,这样装置出了问题后就可能无人修理、维护,
进而退化、毁坏,失去净水功能。因此应选用运行管理简单,维护方便的污水处理工艺。
④低耗高效
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费用主要来自政府的
投资和支持,因此生活污水的处理应尽量选用造价较低、运行费用省、管理费用少的工艺。
⑤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农村地区虽然土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