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溶液的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表示。其定义为:溶液中所含溶质A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用符号cA表示。cA
AV
(211)
若溶质A的质量为mA,摩尔质量为MA,则:cA(2)质量摩尔浓度用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浓度称为质量摩尔浓度,用bA表示,单位为molkg1,即:bA(3)摩尔分数溶液中某一组分A的物质的量(
A)占全部溶液的物质的量(
)的分数,称为A的摩尔分数,记为xA。xA
A
AmB
AV
mAMAV
(212)
mAMAmB
(213)
(214)
若溶液由A和B两种组分组成,溶质A和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和
B,则:xA很显然(4)质量分数溶质A的质量占溶液总质量的分数称为溶质A的质量分数,符号为wA,即wA
mAm
A
A
B
xB
B
A
B
xAxB1
(215)
7
f【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1、在某温度下,当蔗糖的溶解达成平衡后,杯底还剩有大量蔗糖,试分析这种溶液是否为过饱和溶液?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溶质虽然大大地过量,但过量的溶质并未进入溶液中,该溶液的浓度等于而并未超过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而且过饱和溶液一般不稳定,溶液中必须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才有形成过饱和溶液的可能。因此,该溶液不是过饱和溶液,而是饱和溶液。答:该溶液不是过饱和溶液。例2、已知20℃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5g100g水,及在不同的CO2压力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CO2压力Pa溶解度gCaCO3100gH2O0000131408400223995010109
请用计算说明,当持续把CO2(压强为99501Pa,下同)通入饱和石灰水,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是否完全“消失”?在多次实验中出现了下列现象,请解释:(1)由碳酸钙和盐酸(约6molL)作用生成的CO2直接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通CO2时生成的沉淀到最后完全消失。若使CO2经水洗后再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则开始生成的白色沉淀到最后不能完全“消失”,为什么?(2)把饱和石灰水置于一敞口容器中,过了一段时间后,溶液表面有一层硬壳。把硬壳下部的溶液倒入另一容器中,再通入经水洗过的CO2,最后能得清液,请解释。若把硬壳取出磨细后,全部放回到原石灰水溶液中,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CO2,最后能得清液吗?(3)用适量水稀释饱和石灰水溶液后,再持续通入经水洗过的CO2结果是因稀释程度不同,有时到最后能得清液;有时得不到清液,请估算用水将饱和石灰水稀释多少倍时,准能得到清液(设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恒定,即20℃)分析: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