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品意境:师:同学们读得一遍比一遍好了。通过这几遍朗读,大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美不美?光说美还不行,要说说它美在哪里。现在就让我们二品意境,进入这篇文章的语言世界。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在旁边做批注,说说这篇文章哪里美。(生默读)大家还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吗?那老师再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小组之间相互补充,,一会儿选派代表回答。(交流)师:同学们体会得很深刻,描述得也很优美。老师把刚刚大家的发言概括一下,你看看概括得恰当不恰当。(出示幻灯片: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猿啼鸟鸣,给森林增添了生机,傍晚夕阳西沉,游鱼跃出水面,饶有趣味;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蓝天白云,青林翠竹,两岸石壁,色彩斑斓;这里有动静相称之美,你看高山与流水,一静一动,相互映衬。)五、三悟情感:我们欣赏了这里的美景,那陶弘景与谢中书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写这封信呢?要想了解,我们就要知人论世,了解一下陶弘景其人
f和写作本文的背景。(幻灯片出示)陶弘景:南北朝时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梁武帝佩服他的才学,曾召他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晚年隐居山中,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为历代写景名作。作品背景:南北朝时,朝代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不少文人隐遁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的解脱。他们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师:了解了这些,你知道陶弘景为什么给谢中书写信了吗?他通过这封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志?生: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向。师:对啊,作者觉得这里景致优美,简直是人间仙境,有一种归隐的意思在里面。读读课文,你还体会到什么?生:作者说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而他懂得欣赏,所以感到很自豪。师:你能体会到这一点,真了不起。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答谢中书书》,也就是说,这是写给谢征的回信。至于谢征给陶弘景写了一封什么信,历史上已经无从查证。但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内容?生:我觉得谢征应该写他所处的官场多么腐败,他多羡慕陶弘景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师:嗯,这是你的理解,很有道理。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f生:谢中书既然是朝廷中人,可能是劝陶弘景做官。师:是啊,像陶弘景这种有才能的人,世俗的观点当然是应该做官。但作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