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章炳麟
24.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
戊戌变法的线索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史实是
fA.公车上书
B.创办《时务报》C.成立强学会
D.开办新式学堂
25.《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
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
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A.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
B.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
C.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
D.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二、综合题
26.读图题
(1)请说出以上四位人物分别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哪些事件有关?(2)与图一中人物有关的这次事件是由哪一阶级派别掀起的?这一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哪一事件的发生为图二中人物领导的这次运动拉开了序幕?这一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4)请说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与图三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图四中人物领导的这一事件兴起的标志是什么?请说出这一事件的主要阵地。27.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f(1)材料一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搜集到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________。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作了怎样的阐发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材料三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28.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三“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中日改革一败一成。
f(1)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不同?(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后来变法的结果如何?(3)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史中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2)改变官制或改变政治制度。失败。(3)中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