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作者:苏荧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11期
内容摘要: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小说笼罩着一种令人迷茫的悲凉气氛。小说《金锁记》把她作品的悲剧意蕴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小说的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和人物命运的写照,其悲剧意识的产生与她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悲剧意识
张爱玲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人性的自私、冷漠、虚伪、扭曲,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笔下处处可见。《金锁记》是她一生最完美的杰作,夏志清教授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1主人公曹七巧是人性扭曲的极致代表。张爱玲自言:“极端的变态与极端的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活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2本文试图通过《金锁记》来探讨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一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
1卑微的灵魂,扭曲的人性
张爱玲执着于描写真实的人性,她无情的剖析着人的灵魂。正如其在《天才梦》中写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3而张爱玲作品中把腐朽文化、欲念对人异化展示的最为彻底的莫过于《金锁记》。
曹七巧曾经是自由而泼辣的,即使站在街上和卖肉的朝禄调情,也无人指责。但当出身寒微的她为了金钱,嫁给封建贵族姜家长期瘫痪的二少爷,姜公馆上上下下的人都瞧不起她。丈夫就是一片天,而曹七巧从出嫁的第一天起,就失去了可依附一生的对象。虽然物质富有了,但曹七巧仍然无法摆脱生存的危机感,于是她学会了仇恨:恨不顾自己死活的兄嫂、恨不死不活的丈夫、恨冷酷势利的姜家人,甚至恨自己的子女。但是恨不能解决问题,她觉得只有金钱能改善自己的处境,于是她对金钱产生了无法自抑的占有欲,从此套上了黄金枷锁,使她丧失了原本善良的人性;而她希望的正常的生活需求也无法满足,最终逼得她心理变态。
一个充满了鲜活生命力的女人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不会因为金钱的满足而被压抑。她把小叔子姜季泽当作渴慕的对象,但是森严的封建礼教,使姜季泽拒绝了她的爱。十年,当丈夫和婆婆相继死去,曹七巧终于满足了梦寐以求的黄金欲时,爱情也随之而来。当初多少个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