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3.如何解决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问题?
背景介绍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原因所导致的违约行为,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具体情况免除或者部分免除违约方的违约责任。虽然该类免责事由根据公平原则法律已作出倡导性的规定,但是作为因不可抗力而利益受损的合同一方当事人,仅凭天灾就自负损失而没有任何其他补偿,从其自身的角度来讲,是难能符合公平以衡平双方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这类谁也不愿意发生,发生了也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利益流失,作出预先的分担损失的约定,以尽可能避免一方当事人无端的损失产生。
解决之道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虽然法律对由于不可抗力所产生违约责任做出了相应的免责的规定,但法律并没有对因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利益损失作出由谁来承担的规定。在实务中,因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对于该项利益损失没有作出承担约定,以至于纷争不止。目前,在合同当事人如何分担关于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利益损失的问题上尚无定论。所以,双方在订立合同的时候,特别对于接受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尤其要事先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此损失进行预设承担规则,即可以约定由于不可抗力所引起的违约行为及其相应的违约责任按照法律的规定双方互不追究,但对于由此给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应当由双方共同承担。这样一来,即使事后发生了不可抗力的免责事由,也不至于让一方当事人单独承担所造成的全部损失。
条款设计
甲乙双方约定,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合同不能按期全面履行,该原因所导致的违约责任相对方不予追究。但是,由此给相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由合同双方本着公平的原则各自负担二分之一的经济损失。
法规链接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法律e路通中小企业的法律顾问
f14如何约定违约行为所导致的实际损失?
背景介绍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违约方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给对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应当予以赔偿。但是,在实际的合同履行过程中,非违约方事后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