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清末时期机制银币制造工艺与流程
十八世纪末,西方铸币改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源,机制币制造过程可在常温下翻压铸币。在清朝末期我国的铸币产业也受到洋务运动影响,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中国驻英大使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设备,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开启了中国机制币的铸造先河。其后,共有十九个省纷纷仿效铸造“光绪元宝”,以省为单位从国外购买铸钱机械设备铸造机制银币、铜元。
一、清朝时期机制币开模工艺与流程我国在清朝时期主要铸造方孔铜钱,铸造流程需要先雕铸母钱后在翻铸母钱、在通过母钱翻砂铸造流通钱币。方孔母钱的雕刻是由雕工完成,但开金口必须由专人负责,这是国家铸钱的核心。机制币制作同样也要先雕刻主模(原模),根据工作分工负责雕刻人员都可以雕刻主模,但模具正反面文字、图案、符号等设计与布局是由专人负责,这是机制币的核心,也是铸造机制币防伪主要核心之一。1、开模前由造币厂(局)主管部门或相关管理机构指定书法家书写文字、画家按要求绘画图案、符号等。2、造币当局对文字及图案、符号等相关需求进行审核、校对获得批准后进入下一环节。3、有专人负责对模具进行正反面总体布局。这个布局是绝对保密,包括负责雕刻工作人员也在保密系列之中,这个环节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管理,铸币当局可以通过上报、审批后各省自行铸币,但开模总体设计布局人选是由朝廷指定专人负责,防止铸币机密外泄。如果今天你能了解当时开模布局规划防伪内幕,今天便可一眼识别机制币真伪。4、雕刻人员按总体布局规划要求开始雕刻。这里雕刻的模具是阳文(也叫主模)正字,主模不能直接用于铸币。5、在雕刻主模结束后,负责雕刻工作人员要对雕刻主模进行翻铸工作模,主模翻铸工作模的过程要在铸模车间完成,同时雕刻人员通过翻制样币来测试主模与工作模,此时测试样币应叫试模样币,当负责验收人员检验试模铸币测试合格时,这时的试模样币升级为呈样上报相关部门或皇上审阅批复。(试模样币、呈样币都是在制模车间同一工作模式下翻压制作,通过不断修复模具来完善样币)
f6、在呈样币得到批复后,负责雕刻工作人员要将主模翻铸工作模,再由工作原模翻铸二原主模,二原主模在根据铸币计划需求数量翻铸批量生产机制币的工作模。
二、机制流通币铸造主要工序及流程a、制模车间:主要设备人力螺旋压力机、翻铸工作模具加热炉等。主模雕刻结束后进入该车间检验、测试。检验主模雕刻效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