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蒙牛事件透视企业危机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公众评价、
同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应的企业面临的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危机事件
也逐渐增加,同时企业危机管理渐渐引起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但能否
在企业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管
理名词,一个概念而已,“吃一堑,长一智”是我们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
思维方式,但一次企业危机爆发足以导致该企业已经没有“长一智”的机会
了,因为一次的危机可能已经让企业不存在了,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危机、
防范危机、解决危机、利用危机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障。
企业危机管理
是指应付企业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专业的处理系统将危机造成的损
失降到最低,成功的危机管理还能机智的将“危害”转换成“机会”。企业危
机具有三个特性,一是突发性危机一般具有隐蔽性,其来势凶猛,出乎意
料。二是严重性可能直接或间接的迫使企业停产,甚至倒闭。三是扩散性
在特定的时空迅速蔓延将企业置于不利的境地;公众形象受损、经济损失
巨大、员工信心动摇、客户管理失控等。下面我们从具体的现实案例暗杀
蒙牛,来理解如何监控危机、应对危机,化解危机。
事件概况
2003年6月蒙牛的竞争对手与北京某品牌传播机构签定将蒙牛这头带着“神
五、标王、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等等”光环的猛牛扼杀成“死
牛”的协议,制定了六个步骤的扼杀计划。
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
对蒙牛进行空中打击新闻诽谤,打击蒙牛企业的诚信,压制蒙牛公关动作
及市场发展,拖延其上市时间缓解蒙牛对竞争对手XX造成的压力;弱化央视
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之后蒙牛的宣传声音及削减牛根生的社会形象;营造
2004年XX良好的竞争环境。在这阶段针对蒙牛的新闻诽谤达到高潮,波及数
十家媒体、数百篇稿件。蒙牛经过顽强抗争,于2月份,将一个由竞争对手出
资600万元扶植的新闻诽谤团伙一举粉碎。在充分掌握“杀牛者“的证据的条
件下,蒙牛顾全大局,以德报怨,放弃了自己对这家企业的诉讼权,但这次
“空中打击”极大地损害了蒙牛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
大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险些影响了蒙牛的上市进程。
2004年2月至4
月,XX竞争对手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地面暗杀产品投毒”,组织人员以
向企业、政府和媒体发匿名信件、打匿名电话的方式,连续制造了湖北恐吓事
件、广东恐吓事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