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
f15、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C)以客观规律为指导,以客观条件为基础,不断
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归结
为(C)
A存在B精神C实物D物质
17、相对静止是指(C)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就不同)
A事物绝对不动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B事物永恒不变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1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19、人生观是人们对(B)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社会某一问题的具体看法
D人的思维方式的看法
20、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1、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基本属性是A)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2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B)(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条件是社会
分工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为不同劳动者所有)
A自然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
B社会分工D货币转化为资本
2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马克思主义的(D)(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
A劳动价值理论
C商品与货币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
2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5、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C)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26、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B)
A无产阶级革命B科学技术的发展
C党的教育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7、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C)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统一)
A生产资料的生产B自然界提供的丰富资源
C物质资料的生产D生产力发展水平
28、科学证明,人脑是(C)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是(B)(在私人垄断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Ar